Skip to content

6# 关于人类与计算机世界的若干Xia想

一、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

每次一琢磨这个问题,大娃都会与我据理力争一番,好让我迷途知返。也是哈,当年我像他那么大的时候,也还处于“hello,world!”的状态,周边就有琢磨不完的事儿,还轮不到产生这种疑惑呢。

这个念头的种子,是在大学埋下的,只是如今年过四十,小种子有点破土萌芽的意思。所以,孔子说的“四十不惑”,原意到底是什么呢?“不惑”,说的究竟不被迷惑(提出问题),还是没有困惑(解决问题)呢?

在当时的一些课程里,惊觉计算机与人有颇多相似之处,比如:

  • CPU - 大脑:负责数据运算,及发号指令
  • 存储器 - 大脑+外部的各类信息存储工具。存储器的容量、速度、成本构成了不可能三角,人也一样 存储器不可能三角
  • 输入(I) - 人的感官系统 :负责捕捉外部信息。计算机从打孔纸带,到我们熟悉的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等;人自带感官组织,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 输出(O) - 人的行为和反应:负责执行行为。比如,计算机的耳机、显示器,输出声音和图像;人的输出其实就是人的各种行为:信号从大脑出发,通过神经传输,最终驱动肌肉组合成行为。
  • 总线和各种支线 - 中枢神经系统:负责信息传递。计算机的数据传递用的是光或电信号,“神经系统信息以电信号通过神经元传递。”(visiblebody)。其中总线和脊髓类似,都是超级主干道。
  • 编码:无论是计算机还是人,核心工作都是信息处理。但无论何种信息,我们都没法直接将其塞进脑子里或者存储器里,必须经过编码后才能存储,比如,一个视觉场景最终可以编码成硬盘上的jpg、png,或者人类脑海中的场景;一个想法可以编码成硬盘上的字符或者人类的语言。
    场景-编码 编码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可能会产生信息损失或失真,比如图片永远存储不到最高画质,语言因信息缺失可能存在歧义,如前面的“四十不惑”。
    我们的钥匙和锁需要配套用,编码和解码同样需要相互对应,就像只会说中文的和只会听英文的两个人就没法交流。
    有趣的是,像嬉笑怒骂这样的表情信息,似乎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难怪emoji得以大行其道
  • 交流:语言不是最终目的,交流才是。两个计算机之间插上网线或者打开蓝牙,才能实现物理意义上的"沟通",就像人和人之间眼神、声波、表情手势、甚至气息的传递。
  • 并行和一心多用:一个计算机上可以有多个程序、多个IO设备“同时”运转,但如果只有单cpu的话,其实是把时间切片后来回切换的伪并行;人也一样,随时都处于一心多用的状态,但是如果我们所处的环境足够简单安全的话,持续沉浸在一件事情里,这是心流状态吧。 并行和一心多用
  • 能源:人和计算机都需要能源支持:计算机需要电能支持,人需要源自于食物的生物能,计算机可以把能源存储在电池里,人的多余能源可以存放在脂肪组织里。
    电脑的能源可以停,正常关机的话,还可以把内存的信息转储到硬盘,等下次开机的时候重新加载,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在这一点上,人不支持反复的关机。顶多只能切换到休眠这种低能耗状态,一生只开关机一次。除非有轮回!这里有点好奇,如果轮回的话:人是否也有信息转储机制呢?有的话,转储的又是哪些内容呢?
  • 应用软件 / 技能:全新的计算机有基础的操作系统,支持基本功能。人刚刚生下来的时候,也可以看做是一个自带基础操作系统的机器,操作系统可维持自身机体运转,并且各项I/O设备可逐步调整到最佳状态。 接下来就要装备各项技能了,可以通过安装现成的应用(学习已有的知识技能)实现,或者自行研发新的应用(研究、发明、创造)。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应用层出不穷,计算机和人的能力越来越大,“基础”的基准线在不断提升——为了维持“正常”的使用,计算机要装备的"基本"应用也越来越多,孩子们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也越来越多;计算机的负载越来越大,孩子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机器和人出bug的概率都变大了。
  • 其他:肯定还有没提到的地方吧。

如果说以上角度,计算机是从偏物质偏硬件的角度在拟人,那“面向对象”中的类和对象所勾勒的世界,就更加魔幻且有血有肉了。

最开始我们学的程序,可以想作是管道(流程)和盒子(函数)的拼接组合,数据就在这些管道跟盒子中间流转。

后来,在面向对象编程里,出现了"类"的概念:“类”就像一个超级模具,造物主可以定义与一个"类"有关的变量和函数,比如,创建一个“人”类,在里面可以定义高矮胖瘦肤色性格等等参数变量,还可以定义许多符合"人"类特征的行为函数,在其中预定好,发生该行为时:"在何种情况下产生何种反应、导致何种结果"。

甚至,在“人”这个基本类的基础上,还可以派生出“男人”类,“女人”类,LGBT...等等类。

当女娲娘娘把这个“人”类的鞭子打造好了之后,仅需沾满泥浆,把鞭子一甩,就生出了无数的"对象":许许多多有生命的泥巴人儿。 每个泥巴人儿的参数有一定范围内"随机"的初始赋值,世界就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人儿,之后,人类的交互活动也开始了。

我想,其中最厉害的要数繁衍后代的行为函数了,两个小人儿有机会派生出一定程度上具备二者特征的新小人儿,世界如是生生不息~~

直到大娃出生前为止,我都还很喜欢玩《模拟人生》(The Sims),这是个典型的造人游戏。开场音乐所触发的那份喜悦我还记忆犹新,当然,印象深刻的还有清晨六点在实验室愉快玩耍时因身后出现导师致女娲娘娘被抓包而极速坠入凡尘的悲催一幕。。。

不过,准确地说,在这里,我并不是女娲娘娘,最多只是一个负责甩鞭子的玩家,写这个游戏的人才是真正的幕后大Boss。

除了甩鞭子之外,写游戏的人还把安排世界的权利交给了玩家我,于是,我可以创建环境,安排小人行动。如果不安排的话,小人会根据自己的人设"自由"行动。但,所谓的"自由",归根结底还是"模拟"的自由意志,因为小人做出的每个选择和期望,本质上还是程序根据各种数据流程,按部就班运行出来的结果。

在玩家不干预的情况下,真正能打破程序桎梏的,也许就只有随机了。如果小人存在独立于程序之外的"自由意志",那至少应该存在真随机吧? 可是程序中的算法总是有因果依据的,我们平时发生的每一件事情,细细琢磨好像也总是能找到前因的。

所以,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会不会和《模拟人生:The Sims》类似,只是一款更加高端的、正在运行中的游戏?

我们在生活中做出的种种“选择”是我们自由意志的实现,还是在重重“因果”关系中早已预设好的确定值?

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而真实,又是什么呢?

二、升级换代

在模拟人生的游戏画面中,是以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来展现一切的,第一个版本的Sims,只有四个固定的俯视角度。

随着硬件性能和游戏开发水平的提升,升级到Sims2后,观察视角可以随心旋转。

现在,看玩家们的分享,Sims4在2018年已经开始支持第一人称视角了,也就是可以说,玩家可以切换为游戏中某个角色的视角,借她的眼睛来观察模拟世界。

总之,游戏的代入感越来越强,各种细节越来越逼真,看官网上Sims1-2-3-4的图片↓ sims1234

类似的升级也不断地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是特别能体会到,各种电子设备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在迅速地更新换代,甚至还可能发生从电子到量子的跃迁。

我们新一代的孩子同样如此,从他们的身体硬件上看可能没有明显变化,但"操作系统"和他们身上装备的各种"应用"好像都在迅速更新——在我的妈妈经历及短暂的教师生涯中,明显感觉到,他们无论从能力还是思想,都远超我们当年。

当然,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他们的迅猛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不过遗憾的是——与此同时,他们也被无情地暴露在电子媒体编织出的巨大罗网里。忙碌的课业和形形色色的信息,把他们的生活填充得满满当当,鲜有留白。

如今,计算机和农耕一样,已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何正确的看待电子设备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家家户户甚至我们每个人都在面对的大难题。

如果这部分的内容以合理的方式编排到学校的课程体系当中,或许能为孩子们带来一些更加主动、积极的影响。为此,我曾经设想并尝试过两个路径:了解和使用。

  • 了解是用形象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计算机以及网络的运作过程,让孩子有个大体的认知;另外,还可以在某些点穿插对比人类的运作模式,由此产生一些有趣的碰撞和思考,比如我们上一次提到的习惯和应用程序的相似性;从cpu的进程调度角度去理解任务的轻重缓急、为什么专注时效率会更高等等,其实都是以"机"为鉴,换个角度认识人类自己。
  • 使用是鼓励孩子们用电子设备做点"正事",体验由被动使用到主动创造的身份转变,用更积极的个人成就感去替代源自本能的感官满足。比如,写一个七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函数;在屏幕上打印100遍“I love XXX” :D 之类的

三年前在壬辰班八年级的一个数学板块里,我们尝试沿着这两个路径做过一点点探索。实践中发现:在“了解”的部分,孩子们普遍很感兴趣并能提出问题;"使用"的部分,需要更多的时间、耐心、技能铺垫和实践,这部分内容进展中能看到孩子们的表情分化很大:囧囧有神~呵欠连天,都有。

如果时光可以倒转,我想我会把"了解"的部分当做彩蛋分插在一些主板块里;"使用"的部分,排入每周一次的选修课,让感兴趣的孩子有机会持续积累;这两项工作启动的时间都应该提早到七年级。

我们唯一一次计算机课附着在一个数学板块的后面,占用了三个大课时,数学板块的主题是脑洞大开的七个永生的原始人,板块结束后留下一份草草的记录。当时我们是从"编码"的角度切入的,事实选择从这里出发还挺不错。有一本值得推荐的参考书《编码的奥秘》,也叫《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言》,感兴趣的孩子或老师可以翻翻看。

三、也许

上帝、天使和人类

如果这个游戏是“神”开启的,那么神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曾经在教会请教过牧师,牧师给我的回复是:上帝是自有永有的。

当时感觉这个回答有些不合逻辑,或者是说,它跳出了我们的叙事逻辑。

不过,想一想:微观世界跟我们肉眼所能观察到的世界,二者遵循的规律大有不同。 我们自认为合理的叙事逻辑,同样也未必适用于所有情况吧。

就像蚂蚁没法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也没法理解更高的世界(如果有/我想一定有)。

所以,也许:上帝创造了游戏,天使是NPC,人类是玩家。我们人类有自由意志,同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四、双标

关于上帝存不存在,最近恰好看到一个视频:乔治卡林 暴躁老头证明上帝不存在,和一本书:温迪·莫戈尔《放下孩子:犹太人教子之谜》

他们分别讲述的是:上帝与我的关系,我与孩子的关系。二者可归纳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关于上帝,乔治和温迪的观点截然不同,但,我竟然觉得他们讲得都很有道理!

不过,仔细想来,看视频的时候,我带入的是无权柄的子女角色;看书的时候,我带入的是有权柄的父母角色。身处角色不同,感受不同,理解也跟着会不同,确实,"屁股决定脑袋" ,不由自主地双标了。

我曾经觉得《圣经》里的上帝非常霸道,为了彰显自己的权柄,把人类耍得团团转。我跟儿子调查了一下(昨晚刚把他电脑密码"接管"了,为了保障他的“自由意志”我已忍耐多时。。。),他觉得我的形象跟这,也差不离儿吧。。。

现在,书看了多半,结合生活中育儿遭遇的种种困惑。我对“上帝”,以及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比如,“呵护”孩子的限度,“恶的冲动”中蕴藏的生机和力量,对"自由意志"剂量的把握等等,感觉这本书发现得略微晚了点。。。

关于我儿,我想,我就尽量耐心等等吧,等他有了娃我有了孙,他小子自然有醍醐灌顶的那一刻。

所以,人"类"生儿育女的环节,假如我是上帝,肯定也给安排上啊!

小专栏及链接附录


好了,这就是杏子扑簌簌的第6期(壬寅·秋分)《关于人类与计算机世界的若干Xia想》,感谢阅读!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订阅更新💓
- 通过Email竹白-杏子扑簌簌
- 通过微信订阅号-杏子扑簌簌

下期话题,随机:),将于 10/08 寒露时节发布,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