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38# 《四千年农夫》

1909年,美国的土壤学家富兰克林·H·金(Franklin Hiram King)远渡重洋来到东亚,用9个月的时间到中国、朝鲜、日本进行田野调查,写就了《四千年农夫(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一书。

当时,每平方英里土地的供养力:

  • 美国:61个人+30匹马和骡子
  • 日本:1922个人+125匹马和牛
  • 中国(7个家庭的小样本):1783个人+212头牛或驴+399头猪

尽管中日美之间存在着人口密度、地理环境等客观差异,但这些数字还是令人惊叹。金教授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疑问:“我(美)国农场的土地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就耗尽了地力”,为什么中日的土地在使用悠悠千年之后还依然保持着卓越的供养能力

《中国、韩国、日本的永续农业(Permanent Agriculture)》,这是金教授为本书起的标题,书中给出了东亚实现“高效能”“永续”的答案,大致可归结为两方面——

一、因物质循环永续

土地上生产的植物,其中:

  • 细嫩可食的供人食用;
  • 粗糙可食的供给家禽家畜,产生更高一级的食物;
  • 秸秆、草藤、木材、棉麻桑茶等有使用价值的部分可来制衣、编筐、作为建筑材料等供日常生活使用,其余部分,可做燃料或直接做绿肥。
  • 以上一切产物,特别是人畜的粪便,在使命结束之后统统回到最终的归宿:制成堆肥返还田地

相当于:来自空气的碳水作为能量的载体,在生物体内循环一圈,又释入了空气;来自大地的矿物,在生物体内循环一圈,又返还了大地。

可能坟土堆会保留得久一些,但最终的结局依然是归土。可以说,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不留痕迹的生活方式,是永续实现的根本

二、因资源利用高效能

祖辈们以并不丰富的土地资源,支撑起了众多的人口和牲口,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

一、物质资源的利用

  • 对运河、水渠等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人畜粪便、河道的淤泥、路边的杂草、山野的树木等一切有机物质,都被尽量收集用于制作堆肥
  • 炕土、土坯墙、稻草屋顶等日用物,更换后都回到土中
  • 定期倒换稻田和桑田的土地,以取长补短
  • 为推车配备风帆、为补虾制作捕虾笼。。。智慧无极限

二、时空资源的规划: - 利用搭架争取空间:架上栽黄瓜,地上种小菜 - 利用作物成熟期不同的特性:在同一块地套种两三种植物,以及多季轮作。 - 集中育苗以在节省早期的土地,苗长大以后再插秧 - 利用种植间歇期,种苜蓿作绿肥。 - 利用街道路边,甚至家里的空闲房间制作堆肥。

总而言之,“高效能永续”靠的就是极致的物尽其用!物尽其用的背后是祖辈们的勤劳和智慧: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口,他们处处谨约俭省,唯一不惜的就是挥洒汗水。


从《四千年农夫》中也可以瞥见一点中西方思路的差异。

西方农业使用化肥农药解决肥料害虫的问题,缺什么元素就补什么元素,有什么虫就灭什么虫,简单高效但不可持续。另一面,粪便作为无用的废物直接排入水体,“这种肥力是无数世纪的生命才积累起来的,也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和健康隐患,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其中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金博士扼腕叹息,若是博士泉下有知,今天他也会为他曾经赞叹过的东亚土地唏嘘不已。。。

东亚农业的最重要、最繁重的工作是养土。他们不厌其烦地用一切材料制作堆肥,最后甚至还会把干燥后的堆肥磨成粉末,以提高效力。

现在我们比过去了解得多一些,肥料远不止物质元素本身而已,更重要的还供养了微生物,并维持土壤的生态平衡。尽管祖辈们未必清楚地知晓这些细节,但凭着感知与经验,他们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

“脾胃者,倉廪之本”,说起来中医和中农一样,也都格外重视养脾土。而且我们的肠道和土壤一样,也有一个微生物生态圈。


最理想的,是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过半农半X的生活。

—— 《半农半X的生活》,盐见直纪

阅读链接:

下期,立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