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41# 杏子一枚和三本书

一、阴与阳

“杏子”总是产生在跟青春期大儿的切磋较量中。上一枚杏子(见:#19)意识到亲子关系中“设身处地”和“将心比心”的区别,实际这一年来,娃和娃爸的关系并没有实际改善,可见,“将心比心”的确很难。。。

通过寒假这段时间与娃的朝夕相处,再加上看中医书的影响,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 —— 人的行为也可以用“阴阳”的模型来解释。在模型的帮助下,我和大儿不仅能够愉快地沟通,而且还能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毕竟,透过模型看,咱们都一样。。。

比如,现在我儿写作业跟我学中医,同处于一个“阴阳两虚”的状态:

  • “阴”是物质基础,对应着自己应对某事的能力素养 —— 我儿学业中漏洞较多,我的中医学习还没上道,面对各自的功课都有些不知所措,因此“阴”虚
  • “阳”是能量,对应着心气以及行动意愿 —— 内里的心气儿我俩都不缺,只是性格温吞的我们在能量释放方面也比较温吞,因此“阳”也都不那么盛

但也不总是这样,在某些情景下,咱也会有雄起的时候。比如最近:娃,快要开学了!我,孩子咳嗽了! 我俩的学习愿力都有着大大提升,这种“阳盛”的确带来了一点点临时的效果。但因为“阴虚”的限制,我们的能力不足以支撑起这份愿力,因此呈现出一派“阴虚阳亢”的躁狂之象,阴阳失调。

还有一种失调与躁狂正好相反,表现是无精打采,原因:要么是“阴”太盛,能力太强,事情显得过于简单而感到无趣;要么是“阳”太弱,没心气儿了。

如图↓

“阴阳两虚”有时候是正常的,凡事在刚开始的时候都会比较弱小,比如,树在幼苗阶段不需要也承受不住太多的肥料和阳光。这时也不宜操之过急,只要能维持阴阳平衡,幼苗总有一天能变成树。

对于我们这种“阴阳两虚”,还是需要进补,最好从补阴入手。通过“学”而“思”,一点点地解决疑惑,提升能力,进步会产生信心和动力,阳就这样自然增长起来了。阴阳的相互促进,达成成长的良性循环。

挫折和打击,就像清热药,在人过于乐观狂妄的时候来上一点,有助于维持阴阳平衡。但清得太过也不行!比如,孩子如果总是受到打击,心气儿没了,那才是真糟糕。这么看来,大娃对频繁灌药的爸爸有意见,也算一种自我保护,谁能承受那么多苦哈哈的清热药呢?

从阴阳可以建立各种模型,比如,可以把要学习的内容看作阴,理解消化的能力看作阳——

  • 阴盛阳衰意味着学习内容超过了消化能力:作业太多,阴盛生瘀(出现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瘀化火,进而导致狂躁,或者,阳被阴浇灭掉,直接熄火了。。。
  • 阳盛阴衰意味着营养物质过少,成长缓慢,另外,多余的阳气无处释放也可能化作一把邪火

阴阳平调,才能风调雨顺。每个人的阴阳状态都不同,如果一个班级里的每个孩子都布置同样的作业,相当于给不同的体质开相同的方子,肯定有孩子会适应不了,哪天学校也能做到对症下药就好了。

虽然咱还不会给身体把脉,但可以试着给自己的生活把把脉。

二,三本书

1, 张居正直解《论语》《大学》《中庸》

《古代汉语》从第三单元开始就不再是董志翘老师授课了。第三单元的内容是《论语》的节选,自学时问题多多,所以找了不通版本的解读。有的篇章大家解释的差别很大,比较发现,张居正老师的解释是最能让我接受的。而且,张老师还会补充相关的背景来由,故事性强,更好看也更容易理解。这本书原本是张老师特意为小万历皇帝编写的教材,读起来比较友好,大部分语句都能看懂,后面往往还会附带一些评议和道理。

2, 生命的引擎——微生物如何创造宜居的地球

是生物学家写的有关于微生物演化的科普书。微生物的世界远比想象中重要且庞大复杂,地球也远比想象中活跃——地表的物质几乎无法永久保存,终究都会被卷入地核这个大熔炉。

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基础构件:些被作者称为纳米机器的核糖体结构。这些纳米机器设计精巧,各有专功,它们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尽管生命在不断地进化,但构成核心纳米机器的基因编码却是稳定且有限的。

在历史长河中会出现一些偶然的幸运时刻,发生一些跃进式的变化,从产生有机物的古菌和细菌,跨越到植物和动物这种消耗有机物的真核细胞(第七章:内共生事件)。

书里可以看到生命的诞生的诸多幸运的因素,但是越到后面越感到毛骨悚然。人类的能力实在太强大了,难以预测的生物机器比战争武器更可怕。在阴阳来讲,人的能力属阴,人的德行属阳,阳不胜阴的话,人类终将自取灭亡。

这本书对世界观有改造作用。你信不信人的身体是个小宇宙?反正我是越来越信了。

3, 隆重推荐:姚国美医学讲义合编

包含《病理学讲义》和《诊断治疗学讲义》,是姚国美先生为“江西国医专修院”编写的教材。从生平介绍看,姚国美先生属于医术医德兼备,阴阳兼盛的人。

这两本讲义非常精炼而且逻辑清晰。可以解除诸多困惑。

之前在中药区陷入泥潭,只好到方剂区找依托。方剂是通过案例来解析,案例中会讲到某某症状某某证,尽管比中药更具象,但终究是零散琐碎的。姚国美先生用这两部讲义特别是《病理学讲义》在这段泥泞上铺设了道路。

《病理学讲义》从生理讲到病理,内容精炼。每一个子主题,比如生理的脏腑六淫七情等、病理的证象和证候等,都有清晰的逻辑,即便许多内容还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先生明明白白地展示了基本的框架。

《诊断治疗学讲义》,着重在治,讲了四诊、治法,并与《病理学讲义》相呼应,列举了各种病症的证治思路,就算不学中医,生病买中成药的时候也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依据。

这本书微信读书上没有,附几张照片——

↑最后这张,是姚先生写讲义的依据来源,也是学习的方向参考。

下期,春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