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3# 说说我在用的做笔记和搭网站的工具

一、

跟孩子们一起从谷生“毕业”之后,我开启了一段自我放逐的日子,大概过了大半年吧,觉得够了,是时候振作一下了。

于是,翻出一个红本子,这是“毕业”那天红红老师送的,开始随着日子在上面一页接一页地往后写。

本子

最开始是读书笔记,后面逐渐走偏:身体的尺码、健身的笔记、一日规划、和娃玩的做买卖的游戏,年夜饭的打算,娃自创的“内卷”字,小篆的笔顺等等等等。。。。全都往上记

最后,食谱和各种实践记录占了半壁江山,本子最后一页还贴了一张不知什么时候写的,有关将来某一万一做老师的遐(瞎)想。

今年4月,本子快用完了,又花了小半天时间,在余下的几个空白页上编制整本的索引 —— 五花八门的往事掠过指尖,多少的三分钟热情跃然纸上。。。

哎,这一年那么短,又那么长!

我从前是活页本拥趸,不知不觉地加入了定页本的阵营。

现在手头的第二个本子,也是曾经的礼物,尽管本子开头的日历已经尽力从2015印到了2018,到现在还是逾期了4年。
看来,家里的本子们应该有望,从吃灰状态中一本一本地被解救出来。

不过,有时候,有些话只想对自己说 —— 一些流水账似的碎碎念、一些梦里的片段或者日间的胡思乱想,一些偶发的感想,还有一些一时难以消化的情绪,这些都变成了写给自己的信

跟小时候写日记一样,只是现在用email更顺手,有两个专门的邮箱负责倾听 —— 没有提笔忘字的尴尬,也不用考虑遣词造句,只要像瀑布那样倾泻就好。

“本子和笔”、“树洞邮箱”,这俩,是杏子落地以前,我的记录方法。

二、

后来,我开始寻觅能满足卡片笔记需求的应用。这才发现,笔记应用的世界竟也这么卷 ——
光是支持卡片式笔记工作流的应用就有很多,除了《卡片笔记写作法》上提到的zettelkasten、flomo,还有呼声很高的roam research、颇具潜力的logseq、上古神器emacs+org-roam,以及obsidian、notion等众多选择。

定定神,还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吧,我想我希望它:
① 数据格式能通用,以防未来要迁移。
② 数据能离线保存在本地,握在自己手里才踏实。
③ 最好能:是markdown格式;开源;免费;用起来简单

整体看起来,logseq最匹配了。

下载安装启动后,琢磨了又琢磨,心中竟泛起了一阵被时代抛弃的酸楚。。。

这,到底咋用啊???

一番折腾,终于,有些了解了:

  • 在logseq的官方文档里,他的自述目标是 “成为思考的环境”(“to be an enviroment for thinking”),为实现这个目标,它主要立足于以下两点:
    ①大纲(outliner)式的记录方式,精细到条目(block)的粒度,把信息有效地关联起来
    ②内嵌的任务管理功能,协助管理个人事务,让人可以排除干扰,安心专注在当下
  • 从使用流程上看,每“日”一记:以日期为标题,每天新开一个文档,就好像每天新开一个收集箱(有时候打开收件箱会有“惊喜” 哦)。 有任何想记的,不用多想,直接扔到当日的条目里就好,这和前面用定页本做记录的过程很像。
    通过“先记录、后组织”的方式,把两项任务分离,为记录减压力
    当然,有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随时在内容中通过增加链接的方式创建新页面,同时目标页会自动生成反向链接,这就传说中的“ 双向链接” 功能。
    我最喜欢的小功能之一:当天的某个小条目,如果需要等将来某日处理,可以把它以链接形式“发射”到那天的“收集箱”! 等那天来到时,打开logseq,哇哦,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惊喜”,也或许是惊“吓”,取决于当初发射的内容了对吧:D
  • 在信息组织方面,用链接、内嵌(embed)、标签(tag)、搜索等方式,把条目(block)编织成相互关联的信息网。
    还有可视化的 图谱(graph),各种关联关系就更加肉眼可见了。
    另外,还可以通过自定义 查询(query) 做灵活的信息跟踪。
  • 左侧有个闪卡(flashcards)功能,原理同anki card:每个条目都可以标记为一张卡片,归档到一起方便后续做卡片式的复习回顾。
    卡片也支持挖空(cloze)的功能。对需要回顾的知识类信息很友好。
  • 上面这些都是很基础的特性,另外还有很多一些探索的功能,比如支持连接zotero,支持pdf标注,有slide展示等。
    对了,还有热心群众们贡献的若干插件,真是眼花缭乱ing

总之,作为内容收集、组织以及个人管理的工具,我觉得logseq都干得不错! 用了logseq以后,以前那树洞邮箱就基本闲置了。

不过,甘蔗没有两头甜:

  • 它现在还在密集开发中,免不了有bug或者不顺手的地方。
  • 将来如果数据多了,会不会有性能隐患呢?
  • 在内容编辑和归档方面,不太胜任。比如我个人的困扰就有三个:
    ① 它的大纲条目导致文件里每个段落前面都会自建一个-符号,切换编辑模式也不管用
    ② 因为选择无压力的“日记”式工作流,舍弃了传统的目录层级结构,没法把文件做层级结构的归档
    ③ 不知道什么原因,编辑器用起来很难让人进入写作状态。

也许有合适的插件能规避这些问题吧,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也许,编辑器还是另找一个吧。

三、

因为打算以网站的形式来归档并分享,所以还是先确定网站框架,再找编辑器比较稳妥。

原则还是跟上面选笔记应用大同小异。对网站框架的发掘工作,在挖到mkdocs就停止了,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至少目前是。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简洁:只需要把内容写成markdown格式的文本文件,放在建好的目录里面,让他运行一下,你就能得到一组有相应层次关系的html静态页面。
另外再搭配一个server,这组静态页面就变成活生生的可以访问的网站了。
anzai.link 就是这么来的。

除了目录的层级结构,内容之间的关联还有链接、标签两种方式,另外也有检索功能(要是没有bug的话。。。)。

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开mkdocs+nginx网站搭建笔记。 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我们用智能设备拍摄的照片里,可能含有非常精确的定位信息,不过你不想暴露行踪的话,发布前要记得去除。

mkdocs需要的数据原材料是markdown文件,所以现在确实就只差个markdown编辑器了。

还是遵循之前的筛选原则,看到zettlr时,我想,就是他了!

zettlr处处透着实在,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卡片工作法,对学术类的写作也有一些支持,比如支持zotero,Latex等等,我最喜欢的是右上角的那个简单的番茄钟

对了,很多开发者都用mkdocs来写使用文档。zettlr的使用说明就是用mkdocs写的。

logseq灵活精巧,zettlr成熟稳重,多好的组合!只可惜,zettlr竟稳重到不支持任何移动设备,结果,这篇小文一多半,其实是在高高架起的pad上,用 坚果云markdown 完成的。

就这样,事没干成啥,折腾工具最来劲。。。

确实,如果没有“按目录归档,以及非要把数据握在自己手里不可”的强迫症,就不必这样折腾。直接用竹白也不错。

竹白和微信的订阅号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

  1. 订阅号不支持插入外部超链接,竹白可以随意链
  2. 订阅号发布以后只能有限修改个别错字,竹白可以随便改
  3. 订阅号发布流程还是比较复杂的,竹白和博客一样,就只需要写一个编辑框就行。
  4. 模式不一样,竹白支持推送到邮箱,而且订阅者的邮箱这个数据是可以看到,是实实在在可以相互联系的。
  5. 竹白也支持推送到微信,通过小程序或公众号中转,文字的链接也是要几经周转才能打开,哎,竹白微信,您们都辛苦了!
  6. 订阅号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对微信用户来说,订阅号的体验肯定是更流畅的。
  7. 竹白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它也是一个新开发的产品,有功能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统计、编辑器都弱一些。

四、

数据的同步和备份,也挺重要。

那天给娃推荐logseq,娃第一个问题竟是关心:数据会丢吗?
看,数据安全之光已经照亮下一代了。

无论是logseq,还是zettlr,数据都是保存在本地目录里的。为了避免发生丢数据的惨案,还是要注意养成时刻备份数据的习惯。

我的同步方案还真的帮我挽救过一次数据,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不具备普遍性,就不在这里废话了,一并附在那个搭网站的笔记后面吧。

五、

“不写,就无法思考。”
(卢曼,1992,53)1

就像不打草稿,就没法做题一样。

前两篇小文的输出过程,帮我梳理了一些问题、看到了一些曾经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关联。尽管迷雾依然存在,但无论如何,比从来没有去琢磨要强得多。

在整个过程中,还不时能有机会跳出人生大戏中自己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偶尔还跑去“观众”或“编剧”视角串一串,也挺有趣。 甚至,有趣到各类网络消遣都有些黯然失色了。。。

和有趣相伴,也有一丝丝痛苦 —— 强迫自己输出的过程,确、实、并不总那么愉悦。 幸运的是,经过对比,看书时的喜悦似乎又多添了那么一丝丝。

六、

“If you want to take something more seriously, do it publicly.
如果你真心想做点啥,就公开去做。
.....
Social pressure forces you to up your game.”
社交压力会促使你延续你的“游戏”。

(James Clear , 2019)

那天,也是因为看到这段话,才横下一条心,把第一篇小文发到朋友圈里。不曾想,收到许多亲友的鼓励,其中有多年没互动过的老友,还有两位我的恩师。

不好意思地说,第二期写到一半的时候,果然有些心生悔意。不过,能明显感到,身旁好似有一棵叶子保护伞,当放弃的念头从天而降时,Duang的一下,它就被弹走了。

作为对照案例,非常不好意思的说,多年前我其实注册过一个公众号。

起因是有一次在(谷生朋友都知道的)凤子家吃完饭,我俩在厨房边聊天边收拾,凤子用丝瓜瓤加洗洁精把冲过的碗先抹一遍,然后再用水冲干净,不知道为啥这个过程看着就很治愈。
洗碗是我从小唯一一项被强制执行的家务,凤子至今还不知道,我的洗碗恐惧症就这样让她给治好了一多半。

回家我就拔了根老丝瓜,还注册了个公众号,名字就叫“一片丝瓜瓤”(看来我跟菜园子和厨房还真有缘)。

这个公众号历经了n个三分钟热度:几经搁置,几经易名,最后一次的主题是“ 拖延症” 。。。但,一年 后,才回过神来,哎,我还能说什么?

趁无人知晓,我决定重新做人!!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在去接娃的天桥上,点完了注销操作。 可惜决心下得太快,快得连首发的“一片丝瓜瓤”也没能留下。。。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真心想做某件事情,确实可以考虑公开,好,那么,我再做个测试:我想学吉他,这是我的吉他练习记录🙈

七、

言归正传,
我也关注过一些其他的写作者,他们在“为什么(公开)写”的问题上有很多的思考,有两位是印象比较深的,传送门:

另,
有一本书,无论是在读书还是写书方面,对我都有启发,我最喜欢的章节是“透明玻璃和毛玻璃”:

另,
两个别人的观点,尤其适用于孩子们,找不到原文了(可见收集环节还有漏洞),大意是:

  • 将来你无论干什么,语言的表达能力都很重要,跟画画一样,这是一种需要磨练的技能,不如现在就打磨起来
  • 关于朋友:现有的朋友来自于过去,他们很重要;对外的表达会成为一扇门,如果你推开门,也会发现一些很重要的朋友,他们将来自于未来

另,
一个我的想法

  • 写作只是表达方式的一种,还有其他很多的表达方式可以选,有输出就有收获。无论如何,先让自己动起来。

下面,是两个固定小专栏


做饭笔记

还记得当年上中学时,一个晚自习上,我的同桌神神秘秘地从书包里掏出 —— 一根酸!菜!

我真是为她、还有她手里的酸菜深深折服了。。。

其实,我家的泡菜也很好吃,不过酸菜嘛,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我认为是因为妈妈非土生土长的云南人,不掌握酸菜秘籍的缘故。

我同桌可是正宗云南人,手里那根酸菜是大大长长的一整根叶子,跟平时见到那种切得稀碎的完全不一样!

如此好物,怎可辜负?!

我俩撕吧撕吧结果了它,那可真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酸菜。

当时,窗外的天空是暗蓝色、头顶的日光灯偶尔忽闪一下、我们坐在第一排靠窗的课桌,舔着手指,意犹未尽。 没被老师抓。

只是,这位神秘同桌她到底是谁呢?我猜是SYP,但现在已经不敢100%确定了。

不过,能10000%确定的是 ——
酸菜,是煮米线怎么也绕不过去的材料,米线,又是时不时就得来一碗的乡愁。

今年315老坛酸菜刚曝光不久,家里没酸菜了,没办法,还是得买。

孩子们返校前一天6.27,地里一小片快菜已经抽薹开花了,在我夫君的撺掇和B站若干酸菜视频的加持下,我们试着用这些快菜做了半罐。

一个月后的7.27,吃上了酸菜米线,真的是超!级!酸!

酸菜米线

这次做酸菜的配方是:菜洗干净,简单沥水、切碎,称重以后加菜重量3%的盐,放姜丝、干花椒。放到泡菜坛里用水封封住。

实践中,至少收获了两个教训:

  1. 花椒别放整粒的,否则吃米线会遭遇花椒刺客。
  2. 取放的时候要确保所有的菜都淹在一起,瓶壁上零星的酸菜很容易被霉菌攻陷。

总之,味道上,酸味是够够的了,不过风味还差一些。有掌握酸菜秘籍的朋友不?
求指点😋😋😋

妈妈的小菜园(大暑-立秋)

“头伏萝卜二伏菜,立秋前后种白菜”
今年的7.26-8.14是二伏,一共20天。
看房东婶婶已经把种白菜的地整出来了,我们也把之前摇摇欲坠的豆架撤了,妈妈有样学样地整了两小片。
也许旁边的秋葵是最高兴的,之前在豆架和桃树之间憋屈了这么久,现在可算扬眉吐气了。↓
白菜地

春天种的圆白菜收获之后,周边的叶片间,又长出一些小小的圆白菜球。
尽管小,但切面的渐变绿还是那么美。
鸡蛋培根圆白菜炒粉条,娃子们的最爱。↓
圆白菜

上次以为南瓜不结果,其实不是的。
事实表明,南瓜正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呢,大果小果都有了。
一部分藤已经越过栅栏,大有向外扩张之势,只能剪除,剪下来的藤上还有两个小南瓜仔呢。↓
南瓜

无花果也结果了,结了好几个。
这棵无花果在地里种了三年,过冬没有太好的保暖措施,春天里就数她反应最慢,慢得让人心生怀疑,还好那天只是把她锯掉而不是挖掉了。 原来她和杏子树一样,一直在默默地积攒能量呢:)↓
无花果

丝瓜,大大地丰收!
家庭摘丝瓜标准是:确保长度能放得进冰箱,一定要把握好最后期限!
当然摘瓜失败是常有的事:要是一天偷懒没摘,他立马就长给你看;另外还得考虑身处高架的瓜,视觉效果和事实之间的差距。
幸好丝瓜是不太会让人吃厌的食材:丝瓜鸡蛋汤、丝瓜配各种类型的面,甚至今天,丝瓜疙瘩汤都安排上了。
不过其实,最惦记的还是舅舅做的丝瓜馋嘴蛙,印象中沸腾鱼乡的馋嘴蛙也是丝瓜打的底,都是多年前的回忆了↓
丝瓜

心心念念的独一串儿葡萄,紫了!
现在就拼耐心了,反正一人4颗。
它到底熟了没熟呢,总会有谁忍不住要先尝一颗吧?
嘻嘻,总之我还要再等等,要保持战略定力↓
葡萄

最后,

是个悲伤的故事——

叹!我可怜的芍药😭😭😭

我可怜的芍药啊(凤子给的),
当初怨我一意孤行,
为了让你“接地气”,
把你从花盆移到菜地里。

每年翻地都会不注意,
把你翻出来又把你种回去,
不过,你从不闹脾气。

不用多久,
你总是第一个冒芽,
像个老伙计,
给我们捎来春的气息。

可惜,你时运不济,
以花的身份长在菜地里。

终于这天来临,
等我发现,
你命已休矣!

你原先的落脚之地,
撒了些“孔雀菜”,
似乎长得还可以。

这,不知道能否让你聊以慰藉😭

芍药最后的倩影
你最后的倩影,定格于2022/05/08↑
.
.
.


好了,这就是杏子扑簌簌的第3期(壬寅·立秋)的期刊信,感谢阅读!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订阅更新💓
- 通过Email竹白-杏子扑簌簌
- 通过微信订阅号-杏子扑簌簌

下期话题 《能种菜的乡居生活,到底香不香?》将于08/23 处暑时节发布,我们下期见!


  1. [卢曼]: Niklas Luhmann 1927-1998
    来自Sönke Ahrens,《卡片笔记写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