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5# 让习惯掌控,还是掌控习惯?

在跟孩子的反复“较量”中,有个事实逐渐清晰:我希望“他”能不断构建好习惯去替代坏习惯,跳脱出现有轨道。可是,关于这个课题,“我”又做到了几分呢?

困惑

我们同样都被既有的习性拿捏得牢牢的:各种习惯就像设定好的程序,一刻不停地在我们身上运转,我们俩身上甚至还运行着一些极为相似的程序。想用稀缺的“意志力”去操控这诸多的进程,无疑是杯水车薪。

从这个角度,“因为娃不按照期望行事而对娃大为光火”,跟“因为电脑不听使唤就拼命拍打机箱”,两个操作本质上不是一样的吗?

拍打机箱与敲打娃

想通了这一点,日子都变得美好了很多。娃和我就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怀揣相同的目标:审查和更新自己的“例行程序” —— 行为习惯。

以上的体会中的一部分是看了《掌控习惯》之后产生的,这本书的作者是James Clear。 封面

尽管有的人会觉得此类畅销书就是“观点+事例”的堆砌,不太值得仔细读。 但是通过输出读书笔记,我体会到了一种层次更丰富的阅读体验,花若干小时去体会别人若干年的人生经验,感觉还是挺值的呢

下面,一份若干分钟能扫完的文字版笔记,
送你:)

零、了解习惯,重新认识自己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一天中有许多下意识的行为,其实都是一种习惯,比如,晚饭结束后你会做什么?
是出门遛弯、拿出手机网上漫步、练吉他、画张小画、清扫房间还是其他?

以上某个选择,如果持续几天或几周,可能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但如果是持续几年或者几十年呢?

假如每天可以比前一天进步1% ,一年下来可以得到 365% 3778%的收获,不是3.65倍,是37倍,这就是复利效应

虽然习惯的效应未必与复利的模型完全契合,但他们是有相似的特征:刚开始进展缓慢,成效不显著,作者将这一时期称为 “失望谷地”。这是最容易被事实劝退的阶段。

但,如果能坚持穿越过去,当形成一定体系后,成效将会快速扬升,成果将自然呈现!

复利与失望谷地

在“失望谷地”阶段,也许我们会陷入自我怀疑 —— 迟迟没有看到成果,会不会是因为自己在这个领域缺乏天分?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和田径运动员奎罗伊都曾夺得过世界冠军,但身体条件不同。试想,如果他们的项目相互调换一下,又会如何呢? 天分

在开始前,我们的确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找到能发挥自己专长的领域?

书中作者建议使用 “探索/利用权衡策略”,尽量多地探索不同领域,用三个问题来找到答案:
① 我能否为此比大多数人承受更多痛苦
—— 是否具备穿越失望谷地的底气
② 我能否为此进入“心流”状态
—— 是否适合我
③ 我是否能做的比别人更好
—— 我是否适合

更进一步,如果我们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两个或以上的擅长领域,再把这些擅长领域结合起来,即便我们没有在每个领域未做到顶尖,也能另辟蹊径,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天命,如: Scott Adams 与呆伯特

当我们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天命所在,接下来就只剩一个问题: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也是本书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通常我们会朝我们想象中的目标前进,然而James的观点是,朝着目标前进并不是实现目标的最佳姿势。目标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但过度关注目标未必是好事过度关注目标

如果我们以“构建行为体系”取代实现特定目标,通过“修正或培养习惯”落实我们的行为体系,结果将会自然浮现。

这里,有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点: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来源——身份认同三个层次

我们的行为模式,是由隐藏在背后的信念和假设塑造的,身份是内在激励的终极形式:在人生这个舞台,我们都在扮演某种角色,每个角色都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我们不由自主地会按照所赋予的标签来扮演这个角色。这应该也是“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的原因吧?

行为又会反过来塑造身份:“你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投票给了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一旦开始信任自己的新身份,就意味着我们身份与习惯双向循环回路的建立。 习惯与身份的相互印证

问题更进一步:行动/行为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们的每个行为都会经历以下四个环节:提示-渴求-反应-奖励,比如

1 提示:手机响了,貌似有条微信。
2 渴求:发生什么事了?
3 反应:拿起手机,翻阅信息。
4 奖励: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2 提示:朋友圈标记
2 渴求:去看看有什么新鲜事?
3 反应:刷朋友圈
4 奖励:八卦的心愿得到了满足。
后面一定还会有3234,4234…

如果最后的奖励是令人愉悦的,那么这个循环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会更高,重复发生的次数多了,就形成了习惯

不幸的是,能获得显著“即时奖励”的行为,往往会使人陷入容易成瘾的“坏习惯”;而我们梦想拥有的“好习惯”,却因奖励来得太过滞后,行为重复发生的概率低,而成不了习惯。

“几乎总是发生这样的情况,当即时后果有利时,后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反之亦然...习惯的第一个果实越甜,以后的果实就越苦”。

(Frédéric Bastiat,1859)

作者总结的破局之道,正是从行为的四个步骤着眼,根据每个步骤的特点来构建自己的行为体系。

培养习惯的四步法

一、从“提示”环节入手

提示是引发行为的导火索,不仅所有感官都可以获取提示,甚至还包括我们脑海里连绵不绝的念头。(要点1#-4#)

1# 建立“习惯积分卡”

习惯是高度自动化的行为,自动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变成无意识的机械性重复。我们需要让“下意识”的习惯浮出水面,提升到“有意识”的状态。

习惯积分卡的建立步骤:
列出自己的已有习惯: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入睡之间的所有行为;
分类标记列表上的行为:从长远角度,或者从是否有助于我变成我想成为的那个人来考虑,标记出正面习惯、负面习惯、中性习惯。

尽量对习惯保持警觉,比如,当计划减肥的人拿起饼干的时候,可以大声告诉自己说:“我要吃这块饼干,但我并不需要它。吃掉它我会变胖!”
无论最后吃或是不吃,都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也是进步的体现。

2# 创建执行意图

有时候不行动,只是因为不清楚具体该如何行动。把计划(思考)和行动(执行)分离,预先把模糊的想法转化为明确的计划,可以提高行动率。

如,以时间、地点为触发点,设定:某时某刻→做某事,如,早上8点在厨房做酸奶。

3# 使用习惯叠加策略

这也是《福格行为模型》一书中力推的方式,比起上面普通的执行意图来说,这个方法更加灵活、自然,也更有效。

把行为串起来,只需要一次启动就可以执行若干行动。以某个已有习惯为触发点,设定:该习惯后→做某事,如 习惯叠加

4# 修正环境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力可能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环境的影响

也许,“自律”的真相是:不把自己置于充满诱惑的环境。比如,不用手机的人绝对不会没事就刷手机。自我控制力强的人其实也许最不需要动用意志力,这是很有趣也很实在的道理。

因此,将“意志力”这种稀缺资源用来战胜诱惑,不如用来创造有纪律的环境:创造对“好习惯”有提示作用的环境,如,把画画的本子和笔放在桌子上;或者清除滋生“坏习惯”的环境,如,把手机放到离你最远的角落。

二、从“渴求”环节入手

科学家们发现生物体内的多巴胺浓度,与“渴求”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期待快乐和体验快乐的环节,身体的多巴胺浓度都会增加,“大脑有更多的神经回路被分配给了渴求奖励”,因此在很多时候,期待甚至比体验本身更令人激动

“欲望是驱动行为的引擎,每一个行动都源于此前的预期,是渴望引发了回应”。既然我们的身体是这样的设计,理智的做法应该是利用这个特点,顺势而为。(要点5#-8#)

5# 喜好绑定

用一个令人感到快乐的“高频行为”,带动一个想做却难以付诸行动的“低频行为”,如,将健身脚踏车的程序与影视程序做个绑定,当踩踏板频率达到设定值时,才可以播放影视节目。

喜好绑定也可以与之前的习惯叠加策略结合,把低频行为夹在惯常行为和高频行为之间,如: 喜好绑定

6# 加入某个文化群体,借助同侪的力量

人是群居动物,有着与他人建立关联、有归属感、被社群尊重和认可的需要。所以,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遵循亲友、同事、社区甚至社会的规则,也在默默吸收着他人所具备的品质。

因此,“培养好习惯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加入一种具备这种习惯的文化。”,如果“你已经和这个群体有一些共同之处”,效果更佳。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大多数时候,与群体共进退并不会让人觉得是一种负担”。所以加入适合的文化群体是一个明智的做法,比如,想坚持读书所以加入一个兴趣相投的读书小组。

不过也要小心,“近朱者赤”的下一句可是...“近墨者黑”:D

7# 理解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

我们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深层动机,行为可能会有万千变化,而我们的深层动机却非常稳固深层动机

行为是满足深层动机的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动机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想要缓解焦虑,有人选择吸烟,有人选择运动。我们选择的行为不一定是最有利的,而是最熟练的。

当一个行为成功地满足了动机,就会让人产生再次尝试的渴望,如此反复就形成了习惯。

8# 创造积极情感以鼓励行动

对于相同的提示,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预测。比如,一支香烟,可以让人产生想吸烟的冲动,或厌恶的感受。预测会产生情感,而情感会直接触发我们的行动

“当我们将习惯和积极的情感联系起来时,习惯就有了吸引力”,这对于培养高难度的习惯非常重要,而我们需要做的也许只是改变一下心态。比如,晨练,把“又要花时间去锻炼了”改成“一天只有一次的为健康账户增储的机会来了”,是不是感觉好一些?

更进一步,也可以用一些小小的激励仪式为自己创造积极情感,让自己进入特定状态。比如,“带上耳机”意味着“进入精力集中状态”。这种激励仪式可以是当前已有的特征,也可以是刻意训练的结果。

三、从“反应”环节入手

从渴求到行动的距离,到底有多远?(要点9#-13#)

9# 慢步前行,胜于一步到位

我们经常会因为追求完美而产生一个漫长的酝酿期,行动变得遥遥无期。酝酿具有自我麻醉的特征:让人产生一种事情正在推进的感觉,而且还不必承担失败的风险。也许,潜台词是:“让失败来的更晚些吧!”

别忘记,只有采取行动才能产生结果。健身的知识再丰富、计划再完美,如果无法付诸行动,那么我们的身体不会变得健壮。并且,重复的次数才是养成习惯的决定性因素。 从不要求完美开始,心动就开始行动吧!

10# 最省力法则

做一件事情的"门槛"越高,阻力就越大,我们行动的几率就越小。我们可以选择增加动力,也可以选择减少阻力,就好像菜地里浇水的软管弯折了,去增大水压不如把弯折的地方捋直。

同样的,对于一个难以启动的行为,与其动用自己的意志力来"改造自己”,不如设计一个低阻力环境。在这方面,网购、外卖、各种视频应用、智能家电已经给我们打了很好的榜样。

相反的,如果想要摆脱一个坏习惯,增加阻力就对了,比如把手机设置成无趣的省电模式或者黑白屏。

11# 每天的决定性时刻

每天都会有若干决定性的时刻,你几秒钟做出的决定,将为其后的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定下基调。比如,起床后是拿起手机还是穿上跑鞋,意义大不同。

决定性时刻就像岔路口,对我们影响最大、最关键的习惯就在这些占比微小的时刻之中。一但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后续的进展自动就铺开了。比如,想象中,擦玻璃是件麻烦事,不过一旦你拿起海绵和橡皮刮刀,想停都停不下来。

12# 用两分钟行动停止拖延

“当你开始培养一种新习惯时,它所用时间不应超过两分钟。”通过降低难度,来换取成功率。

几乎任何习惯都可以缩减至两分钟的规模:睡前阅读→睡前读一页书;复习功课→打开笔记本;晨跑→穿上跑鞋。从极轻松到轻松、中等、困难、很困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最佳做法是一定要在你感觉还好时,及时收手”(海明威),只有呵护好习惯的幼苗,后续才有可能发展壮大

13# 承诺机制与一次性行动

为自己创造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好习惯不仅是你期待的结果,也是几乎不可避免的结果

在技术便利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路由器设置家庭网络的开放时间,借助网银进行自动定投以强制储蓄,借助番茄todo在工作时段锁机等。将对自己的承诺付诸于一次性的行动,锁定未来的行为轨迹

四、从“奖励(回报)”环节入手

“奖励(回报)”是整个行为过程中的最后一环,也是无比重要的一环:某一行为在未来能不能固定成为习惯,与此环节息息相关! 回报环节

奖励环节所触发的情绪,为整个行为做了标记,正面的情绪使人愿意在未来重复该行为,负面情绪则恰好相反。(要点14#-17#)

14# 增加即时回报

还记得坏习惯和好习惯的特征吗?我们都知道坏习惯对自己不利,为什么它还能如此顽固地生根呢?"即时回报",就是让坏习惯得以横行的关键因素

有时候,好习惯的回报来得太远,远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大脑自然难以说服自己付诸行动。

在习惯还没有成形之前,特意增加一些即时回报作为奖励,比如在前面“习惯绑定”中提到的踩单车看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15# 习惯跟踪法

通过手动或自动的记录,把不易察觉的进展视觉化,形成有效的正向反馈

一个月前我再一次决定学吉他,前两次均以虎头蛇尾形式告终。目前我的最大困难是手指张不开,这问题每天进展也不明显。

这次,我打印了一张练习记录表贴在墙上,一来,起到提示作用;二来,练完就打勾,看着这张纸一行一行被填满,心里会默默为自己点赞。后来注意到,节拍器里也会自动记录每日训练时长。

像这种手动或者自动的习惯跟踪记录,对自己产生了正反馈,对于继续坚持行动的确起了促进作用。看,这都一个多月了,哈,我还练得很起劲呢

习惯跟踪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前半句是“允许自己错过” :全有全无的完美主义思想对平凡人来说是个陷阱,有一天忘记练了,也别自暴自弃,犯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犯错之后能够快速修正。

后半句是:“但不要连续错过两次”:“错过一次是意外,错过两次是一种新习惯的开始”,哪怕缩减规模只做一点点,也要鼓励自己努力坚持下去。比如,实在不想练的时候,只做一个右手的小练习也比什么都不做更强。

16# 与问责伙伴建立习惯契约

人是群体动物,获得他人认可的动机天生就刻在基因里。如果我们实在没有力量坚持某个行为,不如为此设定一份承诺,注明后果,并寻求伙伴建立问责关系。甚至,让习惯契约自动化运作也是可能的。如, 习惯契约

17# 金发女孩准则

金发女孩和三只熊的故事里,金发女孩选择的是不软不硬的椅子、不凉不热的粥、大小合适的床。

同样的,太简单的事情使人倦怠,太困难的事情令人退缩,把行为控制在适当难度,让成功/失败成为一种可变奖励,更容易点燃我们不断尝试的愿望。

五、习惯的代价

成年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止步不前的现象,停留在一个未达目的语彼岸的"中介语"状态,即语言水平被锁死在某个阶段的语言石化现象。

语言石化的形成原因可能是第一语言的影响无法消除,进入基本可交流状态即达到满足等。以上因素都有习惯的影子。

除语言学习之外,其他技能的学习也会出现同样的状况,当我们习惯了某事后,会逐渐进入不假思索去执行的状态,好处是我们节省了精力,缺点是我们很难再去留意那些需要改善的细节。

如果想要精通某个领域,就需要不断破除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定势。

要点18#-20#:

18# 建立反思和审视的体系

坚持不懈地做正确的事。反思和审视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方向,达成“做正确的事”的目标。 反思和审视

19# 刻意练习

在反思和审视的加持下,通过刻意练习,就取得持续进展。 刻意练习

20# 重新定义自己

身份在习惯刚刚起步的时候,可以给我们带来内在驱动力。随着我们的成长和变迁,"过期"的身份反而会成为束缚,弱化身份,重新定义自己就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了。

六、结束:谷堆悖论

最后作者提到一个"谷堆悖论":一粒谷子落地不会变成谷堆,2粒、3粒也不会,可是谷堆的确是由一粒粒的谷子组成的呀!

习惯也是一样,也许这也是为什么作者把书名起做atomic habits(原子习惯)的原因吧。

一个小小的改变不太能改我们的人生,但是如果跟着再有一个,一个又一个呢?

谷堆悖论

碎碎念

这本书里最能与我产生共鸣的几个点是:
3#习惯叠加,4#修正环境,5#喜好绑定,7#深层动机,9#慢步前行,11#决定性时刻,13#一次性行动,15#习惯跟踪,19#刻意练习。

对我最大的帮助是:
① 心甘情愿地停止了对娃的直接敲打,放过了娃,也放过了自己,亲子关系更好了。
② 过去干什么总是虎头蛇尾,现在虎头变蛇头,持续时间变长了,比如吉他,还有这篇作文。更重要的是,这些事实反过来增强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把握自己”的信心,这是过去少有的体验。
③ 因为为自己增加了一些好习惯,所以大大挤压了无意识“堕落”的时间。

另外,看到作者也有坏习惯需要克制,我就安心了:影响我们“进步”的“不良”品质,放眼望去,似乎大家身上多少都有点。

我在想,也许,全人类用的是同一套操作系统,这些品质都是操作系统自带的固有属性?

因为许多“不良”品质都与动物本能有关,我甚至有些怀疑,人类和动物身上的操作系统,是从同一底层系统派生出来的不同分支版本,打分支是因为物种的硬件配置不同的缘故。

而且,人类在硬件上没看出什么变化,但是从这一代孩子们身上明显感觉,人类的“操作系统”好像进入了一个快速更新迭代周期,更快更强更有力,出Bug的机率貌似也更高。

不管怎样,一旦完成“出厂装配”,我们自身系统性的缺陷就只能自己手动打补丁更新了呢。

哎呦,这个世界会不会就是一个游戏? 下期接着异想天开一下吧。。。

小专栏及其它

我已经很努力地缩减篇幅,可不知为啥字数还是这么多。。。小专栏今起改为链接形式。

妈妈的小菜园(壬寅·处暑-白露):
https://anzai.link/garden/20220907G5

做饭笔记(外婆的炸茄子把把):
https://anzai.link/recipes/20220905R4

关于语言石化的有趣案例,可参考:知乎-庆晓筱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5121538/answer/2623203782

把手机设置为黑白屏的方法:安卓-如有,可设置“电子书模式”或在设置中搜索“模拟颜色空间”-选择“全色盲”;ios:“色彩滤镜”-选择“灰度”模式。

文中粉色背景的图片取自ppt版笔记:https://m.baogaoting.com/info/179848

文中引号中的内容,均引自《掌控习惯》中译本原文,微信读书链接:https://weread.qq.com/web/bookDetail/bcb32150719afe3bbcbad52


好了,这就是杏子扑簌簌的第5期(壬寅·白露)的期刊信《让习惯掌控,还是掌控习惯》,感谢阅读!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订阅更新💓
- 通过Email竹白-杏子扑簌簌
- 通过微信订阅号-杏子扑簌簌

下期话题 《关于人类与计算机世界的若干Xia想》将于 09/23 秋分时节发布,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