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42# 学中药的三条路

学习,总是能分死学、活学两条路。

中药的学习令人生畏,主要是感觉在茫茫药海之中看不到活路。。。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在历经一番挣扎后,似乎又摸到一些门路——

一、理解之路

从药物自身特性出发来理解这味药物的功效,唐略老师在《思考中药》里做了演示(40#)。

这个方法至少有三个好处:一,帮助形成一种可触及本质的思维方式;二,通过理解可帮助记忆;三,鲜活有趣,具有可持续性。

特别地,书中以石膏和麦冬两味药为例,详尽地解释了《神农本草经》中的相关条文。经老师解释,精炼的文字变得丰富立体起来。

意犹未尽之中,又幸运地发现了清朝徐灵胎先生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关于中药,徐先生在序中这么说的——

其生人也得其纯,其生动物也得其杂,其生植物也得其偏。顾人之所谓纯者,其初生之体然耳。及其感风寒暑湿之邪,喜怒忧思之扰,而纯者遂漓;漓则气伤,气伤则形败。

天地生万物,包括人和动物、植物,其中人是最纯和的物种。但人的纯和仅限于刚刚出生的时候,因为在后续生长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感受外邪(风寒暑湿)和内忧(喜怒忧思),这些外邪内扰之伤会让人的纯和之性渐失,甚而形成病变。

而物之杂者、偏者,反能以其所得之性补之、救之。圣人知其然也,思救人必先知物。

而动物、植物(或许还包括矿物或其他人造物),他们特有的杂性偏性,正好可以用来纠补人所经受的外邪内扰之伤。因此,想要防病救人,必须先对万物的品性有充分的理解才行。

盖气不能违理,形不能违气,视色别味,察声辨奥,权轻重度,长短审形之事也;测时令,详嗜好,分盛衰,别土宜,求气之术也。

研究万物,可以从“形”和“气”两方面入手:“形”所涉及的是感官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部分,如色、味、声、质地、轻重、长短等等;“气”与此味药物整体的生命历程有关,如生长的地点/地理环境、时令、偏好(如阴阳寒温干湿等)、盛衰周期等。

插个题,这种研究方法与歌德现象学所描述的方法似乎是相通的:“形”对应着现象学的“元素”观察方式(现象学#2 四种元素),“气”对应着“以太”观察方式(现象学#8 四种以太)。最终,现象学也力图以整体、平衡的思想来解决问题(现象学#11 行动&观察精神世界),和中医有相似之处。

形气得而性以得。性者,物所生之理也,由是而立本草、制汤剂以之治人。有余泻之,不足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从者反治,逆者正治。或以类相从,或畏忌各矫其弊以复于平。

通过“形”和“气”,推断出物之“性”,也就是万物所生之“理”。然后依“性”循“理”,通过寒热清温补泻等治法来治人。其中,还需注意药物配伍,掌握药物之间的配合反应,通过合理搭配让药物产生更好的效能,减轻药剂的副作用。

徐灵胎先生审慎地选择了自己见过而且有把握的一百味药,对《神农本草经》原文作了解读示范。结合他英猛的生平,这本书(很薄一册)一定是值得信赖的识“理”的训练材料。

另,还有一本秦伯未先生的《中医入门》,有对中药的精辟(平易近人,字数也很少)总结。

二、感受之路

看中医前辈们的故事,有时候会讲到跟师上山采药的经历,通过采药、炮制,对药的感受可以更深刻更直观。

咱们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不过也能找到一些补充办法,比如,

  • 户外溜达的时候多留心,可以用“形色”等识图app协助识别植物;
  • 视频:B站“本草总录”、“小贝同学记录生活”、“愚草药行”、“双桂园中药坊边兴源”等,提供了野生药材植株以及中药炮制的素材;
  • 图书:微信读书《中药饮片鉴别高清图谱》,《600种中草药野外识别高清图谱》等;
  • 实物药材标本:淘宝“半夏药材标本铺”。标本虽然是死的,但是可以直接触摸,可以闻,也可以尝!

三、方剂之路!

姚国美先生言:“欲明每药药性,必须明了每药作用擅长;欲知每药作用擅长,则当从名方方后加减处去悟。” (《姚国美医学讲义合编》,前言,姚梅龄)

另,

以前用anki辅助背药性赋(#33,#34),有一定的效果,起码迅速有效地生成了初步印象,但这本质上还是一种机械记忆,不能替代上述的理解过程。但anki肯定是有用的,更多用法还有待挖掘。。。

下期,清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