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43# 《人体里的“动物园”》

这是继《生命的引擎》(#41)后,发现的另一本讲微生物的书,全名是《人体里的“动物园”——与占据身体90%的微生物共存》。

《生命的引擎》着重在演化的角度,感觉离我们有些遥远,而《人体里的“动物园”》则是零距离贴近我们的生活,着重介绍这些在我们每个人身体里“居住”着的活生生的微生物们。

从人类的精细复杂度看,组成人体的蛋白质应该很丰富。然而,从基因的数量上看,人类未必比其他物种更“复杂”:基因测序出乎所有科学家的预料,人类基因仅有21000个,比小麦(26000个)还少,只有水稻的一半。

事实上,参与人体运作的基因远不止21000个——

人体并不只靠这21000个基因维持运作。我们并非独自生存,每个人都是一个超有机体(superorganism)——不同物种的集合体。

我们的细胞虽然体积更大、质量更大,但在数量上,与“住”在我们体内及体外的微生物比例仅为1:10。这100万亿个微生物被称作“微生物区系”,其中大多数是细菌,是能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单细胞生物。

寄生在人类身体中的微生物共有440万个基因,这就是微生物组:微生物区系的基因集合体。这些基因和21000个人类基因合作,维持我们身体的运作。

由此看来,你只有一半是人类。

一半?真是客气了! 按照这个数据算的话,全人体中人类基因只占了0.475%啊。

微生物“定居地”在我们身体的表层,包括我们看得见的皮肤外表层,以及看不见的内表层,如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正常情况下,他们是我们身体的建设者,共同参与了我们身体的构建。他们工作努力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大便中有75%的部分是由微生物及其残骸构成的。

与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相似,微生物在人体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肠道这种资源丰富的“宜居”地带聚居着大量的微生物,大肠又是肠道中的热门地段。曾经被认为是“无用”器官的盲肠,其实是微生物的“种子库”。当肠道微生物遭受毁灭性“天灾”时,盲肠可以为身体提供恢复“生态平衡”的天然菌种。

每个人身上的菌群数量和种类是有些许差异的,菌群多样性越丰富,身体的生态环境越好,人越健康。那些饮食习惯健康,居住在“落后”地区的人们体内平均有1600多种微生物菌株,而美国这样的“发达”地区平均只有1200种。

在饮食结构趋向单一化、精细化的“发达”地区,出现了许多“现代病”,如,肥胖、过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阿兹海默、肠漏等等,这些“现代病”与体内微生物失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肥胖。肥胖者与普通人肠道微生物的确存在差异,通过移植肠道微生物,肥胖者会出现自然减轻体重的情况。

比如孤独症。书中提到一起孤独症案例,孩子发病与某次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有益菌受损有关。失去了有益菌的保护,一种名为“破伤风梭菌”的细菌趁虚而入,它们产生的神经毒素进入大脑后导致大脑受损。在用另一种抗生素清除“破伤风梭菌”之后,孩子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尽管并未维持太久)。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大脑受损产生的影响会特别突出,甚至是不可逆的。

比如一种严重腹泻,同样也是为因抗生素导致了菌群失调,使得有害病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趁虚驻扎身体,并且因为这种病菌有孢子的形态,所以十分顽固,令患者们十分绝望。但好消息是用粪便移植(吃胶囊或者灌肠)的方法疗效很好,患者们纷纷愿意尝试。但治疗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能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可以生产高品质粪便的健康十足的正常人。

书中特别提到古老的中国智慧:4世纪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其中一款“粪便饮料”药物,被后人成为“黄汤”、“金汁”,做法大概是用罐子存储人的粪便,埋在人气很旺的道路之下,可能越陈越好。另外,咱们中药里还有一味更加优雅的药物“人中黄”,制作过程比“黄汤”更加迂回一些,是把甘草粉末装进竹子中,两头密封后浸入粪池,泡一个冬天,来年春天取出后,多次换水,直到不臭为止,这样制备后的甘草粉末就是人中黄。

最好,平时就好好照料我们身体内的微生物!

微生物吃什么,你就变成什么。

微生物只能被动接受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如果经常吃某种微生物喜欢的食物,这种类型的微生物就能很好地繁衍生息;反之,如果挑食或者是饮食结构单一,那么相应的微生物族群就可能会被活活饿死。我们吃饭不只是为了填满口腹,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体内的“小居民”们提供原材料来源! 从物质角度看,原材料丰富了,我们体内的蛋白质材料才能丰富,身体才能倍儿棒。

我们应该尽量回归“原始”、“落后”的饮食习惯,多吃丰富的、无污染的天然食物,以增加微生物的富足度。纤维素是体内有益微生物很喜欢的食物,糙米、麦麸、燕麦里的纤维素含量都挺高的。

育龄期的朋友注意: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提到母亲和婴儿之间的微生物传递。人体非常精妙,母亲总是可以在每个阶段为婴儿提供最适当的微生物。简单说来有两个结论:尽可能坚持自然分娩,坚持哺乳!

自然分娩:如果婴儿没有能够经历产道挤压的过程,那么补救措施可以是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用棉签沾取母亲阴道中的微生物对婴儿涂抹,母亲的阴道在生产时会预先安排特别地微生物,这是送给孩子的第一份大礼物。

哺乳:按照世卫组织的建议:前6个月纯母乳,添加辅食后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以后。

对微生物来说,最可怕的“天灾”莫过于是抗生素。抗生素的鼻祖青霉素是青霉菌的产物,青霉素是青霉菌用于装备自己的独特“武器”。微生物也不愿意内卷,在青霉素的加持下,能跟青霉菌“抢地盘”的其他微生物变少了,青霉菌能得到的资源就丰富了。

正因为这样的作用,青霉素挽救了无数因细菌性感染的而致病的患者。但这和使用大规模武器一样,很可能殃及到体内的无辜菌群。作用范围越大的“广谱”抗生素,伤及无辜的“本领”也越大。经过抗生素洗礼,我们体内的某些有益菌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繁荣起来。

过去人们不太了解这一点,秉承着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出现一些滥用的情况,比如非细菌性的感染使用了抗生素,或者A类感染使用了B类不对症的抗生素。滥用除了伤害使用者本身之外,还会有更严重的后果 —— 迫使病菌不断进化,按照适者生存的原则,当有强耐药的毒株大获全胜的时候,全体人类可能会回到抗生素发明之前无药可用的原始状态。现在医院都贴上不滥用抗生素的传单了,医生们也不会再像咱们小时候那样动不动就上抗生素了。

但是,

找这本书来看的主要原因是大娃最近遭受了一次出现肺炎症状的支原体感染,咳得挠心抓肺。支原体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微生物,比病毒“先进”,因为它有细胞结构,可以自我繁殖;但它又不像细菌那样拥有细胞壁。

支原体病毒检出阳性的时机比较迟滞,当娃第一次胸片出现肺炎症状的时候,各项病原检测都是阴性,医生倾向于这是细菌感染,口服了四天头孢。然而头孢的攻击点是细胞壁,对根本没有细胞壁的支原体毫无办法。白吃了四天头孢,好心痛!

终于,第三轮检查确诊了肺炎支原体。过去,在阿奇霉素素的无数次洗礼下,当下的支原体对阿奇有很高的耐药率。好在,这回阿奇生效了。这种情况,要是放到古代,在无缘良医的情况下,可真大大地不妙了。

事实上,在娃刚咳得厉害的时候,社区医院正好有一位北中医的教授坐诊,他说孩子热象很重,开了三剂麻杏石甘汤加减。但娃的病势发展太迅速了,下午就开始高热出汗。因为没有渠道找大夫沟通,我对这个方子也不太有信心,加上孩子喝不下汤药,喝了两剂就没喝了。

这就是中西医的巨大区别:中医用纠偏的思想,将体内失衡的环境重新调整到平衡状态,并不总是用杀伐的手段,对体内生态更加友好,但中医非常依赖医生的个体水平,如果做不到一剂见效的话,也十分考验患者和家属的信心和服从度;西医的标准化流程,在物质层面上做到了极致,只要明确病因,对症下药,起效也相当迅速,当然在消除病菌的同时,也无法避免会破坏身体的内在平衡。

经过了六天点滴加三天口服药,孩子身体症状消除了,但他的舌苔呈现出一种见所未见的厚腻状态,跟小动物的皮毛似的。。。去看中医,大夫判断是湿热,喝了七剂三仁汤加减,略有好转,无奈孩子不愿意再喝了。。。唉,慢慢养着吧~

下期,谷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