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17# 习惯花园、《大脑的故事》、自画像。

Hi,小伙伴们好,

今天是惊蛰。惊蛰三候:一候桃(花)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雄)鹰(躲起来生育)化成(斑)鸠(跑出来鸣叫求偶)。(参考《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李雪峰)

这次的内容有点长,但都还挺值得看的(王婆卖瓜ing):一、从单个行为到习惯;二,从三个层面来了解我们的大脑,了解后我们应该能更好地关照、使用她;三,对着镜子的自画像,是《五天学会绘画》的最后一幅,另附第5-7个基本画画技能。

习惯花园

第一次看到这个词就被吸引住了,我们都有自己的习惯花园,习惯就像园子里的植物:好习惯是漂亮的花卉、可口的果蔬,需要用心培育照料;坏习惯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草,若不勤加打理,一不留神,花园就杂草丛生,美观不美观的还在其次,野草还会攫取宝贵的养分和生长空间,让娇弱的花卉果蔬无法安心生长。

只是,“花园”这个词看起来,多少有些可有可无,所以,再增加一个角度:习惯也是运转在我们大脑里的应用程序。我们出生的时候,自身的“操作系统”就已经预设了一些诸如吃喝拉撒睡、感觉和表达等基本应用。刚出生的小婴儿就像一台新电脑,一边长大,一边“安装”生活为Ta定制的新程序:一些即时享乐类的坏习惯程序,会在多巴胺的奖励机制下自动安装;一些当下令人不快但远期有所助益的好习惯程序,需要自己或者外界主动施力,才能安装成功。

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程序综合运算后的结果。“好”程序越多,越可能做出理智的选择,生活会更有序更美好。“坏”习惯越多,越容易陷入混乱失控的状态。

看,我们的习惯花园/程序是不是很值得下功夫打理呢?

大脑和电脑的基本原理不同,安装“程序”的机制也不同。

大脑是依靠神经元网络运转的,起初是一纸空白,也是无限可能,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在神经元网络上留下印迹,印迹刻到一定深度,就打出了一条“习惯通路”。所以,习惯的程序自然会随着运行频率增多而逐步升级:启动更快、运行更平稳、能耗更少——用进废退,是我们身体的天然智慧。

因此,好消息是,我们无需编写复杂的代码,只需执行对应的行为即可自动留痕;坏消息是,一条“习惯通路”需要一定的重复执行量。

上一期的福格行为模型,着重在于如何让行为容易发生或不容易发生

福格行为模型

这是行为模型示意图,可以想见,越远离坐标原点的行为,越容易发生。远离原点,意味着增加意愿减少难度,相较而言,后者更容易办到。这就是为什么各种习惯类书籍都推崇“微习惯”的原因。

对于我们想要的习惯,优选方案是设计微行为,降低执行难度,比如八部金刚功打起来太难,那先做其中的一部,或是做个起式,甚至,只是安静地站上10秒钟。

接下来,我们重点关注如何让行为重复发生,毕竟,重复发生的行为才能形成习惯。

根据行为模型,行为的发生少不了提示:定时的闹铃是一个解决方案,另外还有一个更自然的解决办法——寻找锚点:把新习惯和一个成熟的老习惯锚定在一起,比如我们一般都有每天起床的习惯,那就把“站10秒钟”锚定在“起床后”,这就很靠谱了。

总之,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在习惯花园里播粒种子先,种子就是希望。

微习惯+闹铃/锚点,播种。这是第一步。

下面,镜头给到即时享乐类的野草们,他们为什么能够如此繁荣昌盛呢? 聪明的你一定想到了:因为感受——立!即!得到满足的感受!

这里,好消息是,行为发生后的“积极感受”大大增加该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坏消息是,大部分对我们未来有利的行为都不具备这种特性。

为此福格教授提到一个方法——庆祝:“庆祝是习惯养成的‘肥料’”。在完成一个“好”行为时,请立即为自己欢呼雀跃,这是创造积极情绪最简单的方式。此外,在想到去执行“好”行为,正在执行“好”行为的时候,都能毫无保留地为自己加油鼓劲,就更好了。如果能发动周边的人为你不遗余力地给出鼓励,那就最妙了。看到这里的小伙伴,等下别忘记动动小手给我点个赞哟:P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方式直冒傻气,无法接受,那也还有一个更自然的方式:喜好绑定,这个词来自于James的《掌控习惯》。具体来说,就是把一个令你开心的坏习惯绑定在你想要培养的好习惯后面,先工作后享乐,这样也能收获积极情绪。这样,杂草也能派上点用场。一些有心的小伙伴们也许早就用上这个方法了。

培养积极感受,施肥。这是第二步。

好了,有了这两步,要是种子没啥问题的话,总有一天可以生根发芽长出植株吧。

打理花园,免不了除草,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下期再继续。

《大脑的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

除此之外,他还有其他三部作品,粗略瞄了一眼,应该可以说都是这本书的延伸,内容分别关于自我意识、创造力、以及作者对死后未生世界的奇异幻想。

总结来说,大脑的故事给出了如下三个层面的认知:

层面一、神经元网络是大脑运作的基础

人生中的所有经历都塑造着大脑的微观细节。从摇篮到坟墓,我们是不断发展的作品。 (第1章)

所有,包括你现在正在读的这句话。

我们的意识存在于神经元以及将神经元交织在一起的的突触中。生活中的每个体验,都会激发突触的产生,从而“搭建”专属于你我个人的、独一无二的神经元网络。反过来,大脑中当前已经建成的神经元网络又在“决定”着我们的生活。

和其他出生即有特定天赋的动物宝宝们不同,人类婴儿出生后甚是弱小,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学习期,然后才能独立生存:人类婴儿刚出生时神经元之间彼此独立,像是一张白纸;而其他的动物在出生时就已经预设了一些“硬接线”,某些特性开箱即用。

人类这张白纸带来的优势是可塑性特别强。从表面上看,小婴儿什么事都没做,事实是,外界源源不断的传来的感知信息让婴儿大脑中的突触飞速连接:“两岁时,小孩子拥有超过100亿个突触,是成年人的两倍(1)”。人类大脑根据后天的需要,进行“现场接线”,而且是存在大量冗余的奢华接线模式。

此刻,材料已经备好,一切皆有可能!接下来,将切换为“修剪”为主的模式:为了提效节能,根据用进废退原则,没有得到强化的突触会被弱化、修剪。青春期是修剪工作的高峰时期。经由生活这把刻刀的修剪雕凿,你成为了现在的你,我成为了现在的我。

掌握一种技能,实际上是在拓宽网络“带宽”,甚至形成“硬接线”,从软件升级为更快更强更节能的硬件,由自主意识下沉到潜意识,甚至在脊髓里可以找到硬接线的痕迹。对于硬接线,我们多少都有体会:如,走路、跳绳、画画、攀岩、滑雪、骑车、开车、玩魔方等等活动,当这件事可以由无意识接管,人会进入到一种很放松的心流状态,那就是形成“硬接线”了

四十岁以后,大脑的神经元开始出现凋零的迹象,后续还可能因为疾病而产生一些大脑损伤。不过这里也有好消息:我们的神经元网络跟现实中的网络一样,连接越密集,网络就越畅通,容错性也会越强

所以,应对认知衰退的最佳办法就是保持大脑活跃,努力架设突触网络,建立足够的认知储备。在书中提到的“修女研究”项目中,研究者发现,玩益智类的游戏、阅读、驾驶、学习新技能、社交互动、体力活动等都是有用的。

总之,请千万不要吝惜你的大脑

大脑的潜能也许远超我们的想象:只要大脑能够接受到感官信息,就会想办法去处理。作者提到一些可以接入大脑的外围设备,比如,人工耳蜗和为失明人士使用的触觉感官背心,也许刚开始大脑还不能很好地识别新信号和意义之间的关联,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大脑会慢慢打通这个关系。这是输入的一端。

在输出的一端,也是同样,大脑可以学习如何控制外接设备:比如,安装可以由电信号控制的粗壮手臂,大脑同样会学习怎么使用它。这位爱幻想的作者提到,也许未来的人类会把我们和古老的原始人归为同一个时代,因为和原始人一样,我们的大脑还只是操控我们的肉身而已,而对他们来说,拥有许多扩展身体的外接装备、打造超级身体也许会成为新常态。

若想试图打造“永生”人,存储神经元及其连接的切片信息,那么“光是存储一颗人类大脑的高分辨率结构,就需要泽字节(zettabyte,1ZB=1000 000 000 TB)的容量,其大小相当于此刻地球上的所有数字内容。”(6)

以上一切,都印证着《终身成长》中德韦克教授所说的开放型思维模式的合理性:去除“我不行”的禁锢,放心大胆地相信自己。去做,一切皆有可能。

层面二、感知-大脑-内在图像

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在 6# 关于人类和计算机世界的若干Xia想中,我曾经从计算机的角度琢磨过这个问题。作者同样对此好奇。

我们知道,不同的动物配备了不同的生物受体,用以感知“外在”世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眼睛能感知到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耳朵能感知到特定频率的机械波,另外还有触觉、味觉、嗅觉、温暖觉等等其他的感官。

如果对人智学有了解,你可能会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人眼的功能也是在漫长岁月中逐渐进化的,最初人们什么都看不到,后来能识别出红色,之后逐渐分辨出更多的颜色,迄今为止最后一类被辨识出的颜色是青色,(也许以后还能分辨更多的颜色呢?)。感官是那么来之不易,却又普通得让我们平时都留意不到。

不同的感官收集到的信息汇入大脑,大脑会将他们“翻译”成为我们能理解的种种感受,投射到内在的舞台,呈现出一部永不停歇的、专属于自己的感官大戏。即,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经过大脑创作整合而来的,是一种私人的、主观的体验

又或许,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大脑造出的一个梦境呢?毕竟,如果大脑处理能力足够强的话,安全可以构造出一个跟如同现实般丰富的世界——同样“合理”的人物、事件和感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就是我的世界的唯一创造者了,“我”也将因此而异常孤独。。。这段是我的瞎想哈,虽然无法证明,甚至我连我是不是真的都没法确定,但我相信我和地球上的每个人都一样的真。

言归正传,按照常规,我们的感官信息传递路径应该是感官→丘脑→皮质,皮质是戏剧得以呈现的舞台。

视觉是信息量最大的感官,所以丘脑到视觉皮质有着庞大的连接数。这里,研究者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从“视觉皮质→丘脑”这个反方向,连接数更多,多达正方向的10倍。由此他们发现,“远在大脑接受来自眼睛和其他感官的信息之前,它自己就在生成现实。这一现实叫做内部模型。”(2)

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感官大戏,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大脑自行预备的(如,“当我转过头,应该能看到一把椅子”),这个路径就是“皮质→丘脑”。

而在丘脑这个关口,从眼睛传递进来的感官信息,与大脑预备的内容相符会被扔掉,只有剩余存在“偏差”的信息才能通过丘脑,走入“眼睛→丘脑→皮质”的这个正规路径。

鉴于视觉信息的庞杂度,这的确是一种聪明的方案,也许和计算机一样,内部的IO远远快于外接设备的IO处理速度。

作者也为大家提供了这个内部模型的体验方法,不信的同学可以找机会尝试一下:版本A,将自己关进一个感官剥夺室——漂浮在一个黑暗箱子的盐水中,内部世界将会自由翱翔;版本B,睡一觉,做个梦。

另外,内部模型的精细程度,远比我们想象中更粗糙。大脑真的是节能高手,他只会记录一个概览,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可以再去获取。想一想确实是这样的,就拿凭记忆作画来说吧,就算对某个场景观察得再仔细,人类也是很难还原出全部细节的。

退一万步,哪怕是对着场景画,不经训练,也很难画准确,也许这就是《五天学会绘画》中讲的,我们看到的视觉信息其实是经由大脑强行符号化处理后的结果。

认知三、大脑与大脑网络

一个孤零零的神经元无法发挥效力,一颗孤零零的大脑同样如此。“自我不存在于真空之中”(5),如果失去了与其他大脑互动的机会,孤独的大脑甚至都无法发育完善。

每个人生来就处于亲缘关系这个群体之中,长大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属于更多、更大的群体。

群体是人类得以发展壮大的基础。群体中的大脑们,也彼此连接构成网络。凭借独特的大脑网络,集体也有了集体的“意识”。因此,人类大脑具备两个与生俱来的能力:①能够分辨他人的意图;②模仿与共情。但或许,这段话的因果关系应当颠倒过来。

无论因果如何,分辨他人意图、辨识好歹的能力,使得我们在这个世界顺利生存。模仿与共情的能力,让我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与想法,彼此能顺利地交流互动。

群体好的一面我们都有体会,但在另一面,有了群体,自然也有了壁垒,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内、外的区隔。这种内外之分最极端的后果就是“种族灭绝”。

在老书《乌合之众》里提到,处于群体中的个体,自我人格会被无意识人格接管,个人很容易被暗示和操纵,从而产生冲动而失去理智的行为。

一些有关大脑的研究实验表明,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对于群体外的他人,共情能力会弱化甚至完全丧失,这被称作“E综合症”,极端情况下,他人会被等同于一个无生命的物件。这是“种族灭绝”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所以极有必要通过教育,让人们了解和保持警觉,以预防这种“病症”的发生。

看到这里,不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法点赞,毕竟在这个世界:

“我们彼此需要。”(5)


书里的内容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最后,再额外叨叨两点。

一、

对大脑的认知,其中有一部分源自于某人所遭受的不幸经历。之所以分为以上三个层面来展开,是因为:神经元网络关系到我是谁、感官-大脑-内在图像关系到我的生命体验、大脑与大脑网络关系到我与他人的关系

这其中但凡有一项不能正常工作,人的生活会很受影响。比如,在形成大脑网络的过程中,感知他人意图的能力出现状况,将与自闭的发生相关。书中一位亚斯伯格症人士,在实验中某个部位受到电流刺激时,洞察他人的开关无意间被短暂激活,由此得到了新体验,他觉得世界变得不一样了。

但这种奢侈的新体验,在寻常人身上是太普通不过了。一个人的三个层面都正常,那就是幸福。

二、

大脑的决策遵循“奖励最大化”的原则,奖励的“货币”就是多巴胺。

我们的记忆,除了回忆过去,还承担着组装未来的功能,通过组装未来,我们可以评估未来某个行为完成后能够获得的奖励币值。同时,身体也存在某种校正机制:当未来发生的事情,好过我们的组装出来的预期,还能得到更多的多巴胺,用来校准奖励系统。

在这个算法里,或许是原始人生存环境恶劣,需及时趋利避害的需求所致,给现在的我们留下了那么一个大坑:奖励发生的时间越近,分配的权重越高。与鲜明的“当下”相比,“未来”的好事变得惨淡无光。

所以,研究者们对小孩子的棉花糖测试是有依据的:谁更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能正确平衡近期和远期的权重,谁就能做出更多良好决策,结出更多丰盛的生活果实,而不是虚无的多巴胺奖励

如果这个能力是由基因决定的,那就更要认识自己的弱点,书中提到的“尤利西斯契约(4)”就是认清自己、未雨绸缪的典范,这些工具都可以用来打造我们的习惯花园。

自画像及画画总结

铅笔自画像是《五天学会绘画》课程里最后一幅练习,正好和刚开始的第一幅自画像做个呼应,看看经历“五天”(对我大概是五个月)的练习,在画面上的变化↓

之前↓

之后↓

对着镜子画确实要难很多,因为人总是动来动去,位置发生一点变化,画面就对不上了。为了能固定姿势,没法画以前的那个正面角度,也做不到书上要求鼻尖贴近脸部轮廓的¾脸,现在这个大概是⅘脸?

虽然现在画出来的样子还是略显奇怪,但前后两幅画差距还算挺明显吧。我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能“看”到更多细节了;另外,不再觉得画画是件难事了。

无论是人脸,还是水杯、书架、台灯、路或是路旁的树,这些常见的物品/景色,在大部分时间还和平常一样,但,只要愿意,马上可以切换到一种只看形状光影的观察模式,看得越久,发现的细节就越多。

《五》的作者Betty老师详细讲解的四种基本技能:对边线、空间、角度和比例的相互关系、光和影的感知。在前面的系列练习里都已经涉及了,合集可戳→《五天学会绘画》实践笔记

此外,还有第五、六、七项技能。

第五项对“整体或整合的感知”,将前四种技能整合,就像“会”骑车一样“会”画画,和走路、骑车、开车、阅读一样,需要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将四种独立的技巧融汇在一起,植入大脑,变成本能反应,大概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硬连接。这可以在对前四项技能的练习中逐渐自动获得

第六项是“根据记忆来作画”,可以通过正常的画画练习和刻意凭记忆画画的训练中得到,练习可以帮助你积累原始素材;训练可以增强把画面存入脑海的“视觉成像”能力。大概也会丰富丘脑到视觉皮层的连接数?

第七项是“对话”,这比按记忆作画还厉害:通过想象画出不存在的事物。作者认为这是大脑的想象和手里铅笔的对话——从一个模糊的想象出发,通过画笔的勾勒,“艺术家似乎在纸上能够'看到'或想象到这些细节”,一边勾勒一边想象,一边想象一边勾勒,直至作品完成。这个功能也是在前面的部分练习中也可以体验到,或者,也可以通过玩“达·芬奇的图案”来锻炼——从肮脏的墙上/污渍/云朵看出想象的图案。

这几天无意间在B站发现了一个id为“野望绘画”的up主周磊,之前在知乎上我也关注过他。他推荐新手从速写的路径开始学,在他的投稿里有一个“速写基础”的专栏。我一个个都看了,感觉像是作者的多年经验的提炼,既精炼又好懂。想做的事情好像又增加了。。。

其中有两个点,我在之前的练习里也有领悟:

一个是,在6起型里,从大到小&不断校准的描绘次序;一个是4立体感里的有关遮挡的部分:和山的层峦叠嶂相似,我们视线和物体边界相切的地方都有边线,如果仔细看的话,光是脸上就有挺多的遮挡关系,视角一变遮挡关系就跟着变,很有意思。

另外,在5线条里,他提到一个很有趣,不知是不是速写特有的——物品的四种质感,以及怎么用线条表现不同的质感。

如果说《五天学会绘画》里,更多是“观察”;那在周磊的速写专栏里,我感受到更明显的是“表达”—— 在一个视频,周磊和贝塔老师两个人对同一场景画的速写,呈现的画面感觉完全不同。画画变成了一个个人的主观“表达”。速写,还可以实现快速表达

如果看过前面《大脑的故事》,就能相信:画画跟走路、骑车、阅读、写作一样,并不神秘,是每个人经过练习都可以拥有的基本功能。我们神奇的大脑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潜能空间,不用就浪费了,有兴趣的同学不用顾虑,拿起笔来开始画就对了。


现在呢,画画的系列暂时告一段落。不过一到写作文时间我就会忍不住拿起画本涂抹几下,导致今天下午我还在写前面那篇大作文↓

比上面的图画更有趣的是我悄悄给我夫君画的几次速写,其中有一幅“恨铁不成钢”的瞬间,真是百看不厌、十分欢乐,儿子都夸我画得好。只是这里不便分享。 我觉得吧,画画还会继续,因为着实太有趣了!

上次提到的关于笔记应用和网站还需要细思量,这段时间我可能会倒腾一下我的小网站,从mkdocs切换到另外的框架,也许是Hexo?笔记目前用的是Obisidan,这个也会再研究一下,等弄明白一些再说。

那么,先翻译歌德现象学吧,毕竟都已经好奇了7年了。

这个歌德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那个歌德,他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兴趣爱好广泛且能深入的厉害家伙,上周我刚看完关于他的一本传记,传记里的他,勇敢、真实、努力、情感也很丰富。

除了专研他热爱的诗歌、戏剧,歌德还是一位不精进的律师、挺不错的政界人士、未能圆梦的准画家、有趣的色彩理论家,以及痴迷的自然研究热爱者。

关于自然,歌德曾经给朋友写信说:“那些耗费精力读了很多书的人,十分轻视自然这本简单而又淳朴的书。然而,除了淳朴的东西之外,这个世界便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的了。” 歌德沉迷于对自然的观察,从现象着手,归纳出对一套对生物的变迁的认识。

即将学习的现象学,先后汇集了四位老师的劳作:歌德、斯坦纳、Jochen Bockemühl和本文作者Tom van Gelder,四位老师都已故去。Tom老师是荷兰人,这篇文章有荷兰语版,英文版本在这里→Phenomenology - Introduction to Goethean phenomenology

摘录:

The objectives of phenomenology are:

  • to examine the spiritual activity behind visible appearances by examining visible phenomena;
  • to develop personal, individual and specific actions that do justice to an object and suit its development.

现象学的目标:

  • 通过研究可见的现象,去研究隐于其后的精神活动
  • 发展个人的、独特的、具体的行动,以充分展现对象,并与其发展相匹配

可见,翻译这个内容对我来说是个很吃力的任务,所以才会迟迟拖到现在。说实话,现象学的概念对我来说还十分地模糊,也许到后面能明白一些。如发现翻译有误,还请您不吝指正!

哦,对了,关于吃,最近更新了3个新菜谱:

番茄龙利鱼,好吃,不难,最近起码做了三次

萝卜丝饼,早餐适合,我喜欢的抹酱:一点腐乳+一点甜面酱+一点番茄酱+一大点泰式甜辣酱

菠萝鸡块,菠萝的季节到了,好吃,就是糖的含量太高了,注意,因为要加醋,千万别像我一样用铁锅。

因公众号限制外部链接,需要可以点右下“阅读原文”直接访问网页版。食谱在bilibili账号“杏子扑簌簌”的专栏里也有。

新朋友欢迎通过 竹白-杏子扑簌簌(邮件) 或 公众号-杏子扑簌簌(微信) 订阅,随节气半月一期,

我们下期见:)

畅~
癸卯·惊蛰
🌱 anzai.link